最近看了新海誠的動畫新作----「天氣之子」,說真的,片尾時我以為應該還有後續,因為結局停在因為連續不斷的大雨,東京逐漸被雨水淹沒,終於沉入了水底。

這結局讓我有點吃驚,以往新海誠的片子都是小品居多,然後加進一起不可思議的事件作為故事高潮的元素,像「妳的名字」是描寫男主與女主交換靈魂的日常,伴隨著彗星事件的發生,使兩人分散,最終再相遇的故事。

我對新海誠的動畫作品的評價本來沒有宮崎駿來得高,因為他的作品畫風雖然比較細膩,但格局卻不像宮崎駿那樣大,宮崎駿的動畫特點是關注環保問題(風之谷)、人類破壞大自然帶來的問題(魔法公主)、戰爭問題(螢火蟲之墓)、青少年的心理與同儕相處問題(神隱少女),每部作品都有想傳達給觀眾的思考核心,這也是宮崎駿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。

新海誠從「秒速五厘米」開始,就比偏向畫風細膩優美的愛情輕鬆小品,以「妳的名字」獲得巨大成功之後,成了有名的動畫導演後,或許就能夠挑戰他原本想藉由作品告訴人們的東西了,所以萬眾期待的「天氣之子」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體驗,說明了一個道理,人類的選擇可以改變這世界的型態。

片中描述的,很像是挪亞方舟的洪水神話,在挪亞方舟的神話裡,描寫當時的人們好吃懶做、沉浸在吃喝嫖賭這些不好的事情裡,上帝後悔創造了人類,於是決定要把祂創造的人類從地上消滅,當時只有挪亞一家是義人,於是上帝知會挪亞要先建造方舟,協助各種地上的生物生存下來,挪亞用盡全力知會沉浸在享樂的其他人們,但其他人根本不聽勸,終於,天上開始降下大雨,大雨連下40晝夜,淹沒了整片大地,只有挪亞一家登上方舟,在大雨停歇後,在極北之地找到最後一片淨土。

我修過神話學,神話學教授說各民族幾乎都有類似的洪水神話,教授說這若不是各民族神話互相抄襲(某國的洪水神話可能是原型,其他民族沒有自己的神話,就抄別國的神話作為自己的神話),就是地球上曾經真的發生過大洪水這件事情,所以各民族才會都有洪水神話。

我覺得新海誠的天氣之子,可能就是在暗喻這個道理。人類的科技發展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(像汽車、飛機、智慧型手機就是),其實也會帶來許多不好的結果(像是各種汙染),但人類的科技再發達,也永遠敵不過大自然的決定,所以片中最後,東京沉進了水裡。

雖然還是以男主與女主的愛情與互動為主軸,但動畫作品的格局明顯變大了,但卻只是暗喻,不像宮崎駿會藉由片中的主要人物提出批判,想必是覺得這樣比較不會像在說教,人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吧。

總之,我覺得這是一部好看,又能讓人們思考的作品,期待新海誠的下一部動畫作品,會帶給我們新的想法。

其實我很早之前就看完這部片,但這心得特地等片子快下檔才貼出來,不想雷到還沒觀賞該片的讀者們。

「返校」我也看完了,也想寫寫心得,但現在好像還在熱映中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perd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