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緣際會下,我因為香港反送中議題,點進了一個Youtuber的頻道理看他怎麼看待「反送中」這件事,看完之後,覺得他講的還挺有道理的。之後,在滑line的短片推薦時,又見到了他與教育部長潘文忠的影片,兩人對於基本教育、性別議題、霸凌議題又談了許多,部長和他都說的很棒,看完之後,我對這個Youtuber產生了興趣。
隔天,我改學生生活日誌時,剛好有幾位學生在日誌中提到,他們去參加了那位Youtuber的簽書會,我便跟學生說,可以的話,老師想看看那本書。
那位Youtuber叫鍾明軒,後來我才知道他在國小要升國中時因為拍了部演唱「煎熬」的影片而爆紅,但好像是負面聲量比較大的紅,或許年輕人們都知道他,不過在看到他拍香港反送中議題影片之前,我根本就不認識他。
學生隔天把書借給我後,書名是「我決定我是誰」,因為書還挺易讀的,我一個下午就讀完了。
讀完後,我想推薦這本書給大家,尤其是成了所謂的「長輩」的人,和正覺得學生生活很無趣甚至痛苦的人,這本書應該能帶來一些啟發或契機。
鍾明軒是一位性別氣質跟一般男生較為不同的人,因此受到了霸凌,不被部分家人與多數親戚認同,想做自己喜歡的事(拍影片上傳youtube)也不被支持,還得面對生活周遭與網路上的網友一面倒的負面評價,最後,他的母親在他國中時,選擇結束了自己生命,這對正遭受著現實與網路霸凌的他來說,唯一最愛也是最支持他的母親選擇了用這種方式離開,無疑是個會讓他的世界崩潰的事件,他在書中說,他當時已接近自我放棄,自卑到極點,每天只想把自己藏起來,但直到最後,他並沒有放棄自己,而是選擇了勇敢面對,面對霸凌、面對傷痛,面對不支持,然後努力跨越過那些。
我在讀到這一段時,都能感到心痛,很心疼他當時是怎麼度過那段充滿苦痛的歲月,由當時的負能量逐漸轉變為現在的正能量,讀完了這段,他完全獲得我的尊敬。
他越過了平常人越不過的困難與苦痛後,內心的強大早已不是一個19歲的少年所能擁有的。
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,讀這本書時,我最常思考的是,就算我與學生談話時,用字遣詞都字字斟酌且小心,但我曾否說出會造成學生傷害的話語?有沒有做過傷害學生的行為?我的班上是否曾經出現過霸凌行為?我是否曾對霸凌行為視而不見?
我真心希望學生來學校,不管學得如何,都要能快樂的度過學校生活,因為這將是未來成為大人之後,最珍貴的回憶,成為未來面對種種困難的力量。
所以,很久之前,我就在心裡暗自決定,絕對不會容許班上出現任何霸凌行為出現,因為霸凌行為,不只被霸凌者會受到嚴重傷害,心靈空虛需要藉由霸凌別人得到優越感的霸凌者,也同樣會受到傷害,這邊我推薦一部動畫片,叫「聲之形」,裡頭對於霸凌行為有許多深刻的討論。
鍾明軒的某些想法,我也很認同,就像書名說的「我決定我是誰」,我們必須決定我們認為的好,而不是去努力實踐大家認為的好。當然大家認為的好,你也認為好,那當然可以追求主流價值,那是因為你本來就走在主流價值的路上,但當你喜歡的是體育、音樂、畫畫、直播、電競、美容、設計之類的非主流之路,那麼你可能就得擁有一顆強心臟,與說服周邊主流價值的長期抗戰準備,如果,你想成為你心中的那個你的話。
小時候,念書對我來說不是件難事,不用很努力就能念得挺好,所以,當時,我並沒有很用功。順利考上第一志願後,念高一時,我的歷史老師很會講歷史,讓小時候就對歷史有興趣的我(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聽歷史故事、看歷史書籍),更想去社會組念歷史,但當時第一志願的學校有種主流價值的氛圍,社會組是物理、化學念不下去的人才去念的,剛好我的物理、化學都很好(當然我的國文、社會也很好),高一導師覺得這樣的我,去唸社會組太可惜了,又說念了歷史只能當歷史學家和歷史老師,歷史可以當成以後的興趣,但不一定要成為職業,我聽完覺得有理,而且我想到要去唸社會組,可能要說服很多人,也得跟很多人解釋我不念自然組的原因,覺得很累,所以最後選了自然組,這是主流價值的一大勝利。
是的,看似這麼有想法的我,當時也屈服在主流價值之下。
即使我順利的考上清華大學,在大學裡念著電磁學與量子物理,但依然忘不了自己對文字與故事的興趣,所以,我去人文社會學院修了許多跟物理學無關的課,像是神話學、語言心理學、唐詩、西洋藝術賞析、民主理論專題等等,一度想修中文輔系(因為當時清華大學沒歷史系),在大二升大三那年,在網路上開啟了文字創作這條路,接著再出書,最後更捨棄了繼續學物理,成為電子新貴的路,轉而成了一名教導物理、化學的教師。
我在想,要是當時我再勇敢一點,勇於跟主流價值對抗的話,或許就會去念自己最熱愛的歷史,現在或許正充滿熱情的研究著某個層面的歷史吧?
當時,我沒能決定我是誰。
所以,當我讀到鍾明軒的「我決定我是誰」時,有種深深的感觸,我想告訴孩子們,若你已經有想做的事情,但那件事並非家長和社會認同的主流價值,只要那件事不會對別人造成困擾的話,你最好堅持下去,當然,你可能要有個很強的心臟,才能跟所有不認同的人一直解釋下去,也才能在逆境中一直說服自己堅持下去。
但只要越過了那些,你將會變得更加強大。
鍾明軒雖然才19歲,但他因為種種不凡的經歷,內心或許已經比我們這些自認成熟的大人要更加強大了。
最後,我想說,我認為真正強大的人,是經常反省自己哪裡沒做好,並能在沒做好的時候認真道歉,並想辦法改進的人。
聚眾欺凌並非因為強大,而是沒有自信的展現;這些人會在弱者面前顯得殘酷,在面對強者時卻變得卑躬屈膝,這是弱者的卑鄙行為,我最看不起這種人。
相對的,反省、道歉並非弱者,而是自信與強大的展現。
希望,我們都能成為後者。
書的連結